輸入關鍵字

post

粵港澳大灣區氣候變化教育與傳播研討會在深舉行

粵港澳大灣區氣候變化教育與傳播研討會在深舉行

粵港澳大灣區氣候變化教育與傳播研討會在深舉行。(記者李望賢 攝)

世紀暴雨引發社會對氣候變化的廣泛關注。9月20日,粵港澳大灣區氣候變化教育與傳播研討會在深圳舉行,本次研討會旨在推動和踐行大學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教育,會議邀請了來自香港及內地各個領域的專家和學者,聚焦氣候變化教育和傳播,從多學科角度共同探討各種問題和對策。

研討會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思廷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國際事務研究院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聯合主辦。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理副校長蔡小強在致歡迎辭時強調了氣候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嚴峻程度,他表示,氣候變化的教育和傳播是全球氣候行動的重要環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香港中文大學都非常重視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教育,而氣候變化教育與傳播則是其中的重點領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思廷書院院長、人文社科學院陳永勤教授主持本場研討會。

鄭永年:應對氣候問題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都需擔負責任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著名國際關係學者鄭永年發表主旨演講《氣候問題與大國關係》,他認為,如今氣候問題嚴峻,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對氣候問題都負有責任,也有各自的優勢。發達國家具有技術方面的比較優勢,在氣候治理中應當多提供技術支持。他強調各國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對資源的消耗值得關注,應重視教育在提升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意識的作用,並指出農村地區的意識提升尤為重要。

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方莉發表了題為《智庫在氣候傳播中的作用》的主旨演講,她認為,智庫能夠在氣候治理中發揮獨特而至關重要的作用:智庫能夠推動科學認知向政治共識的轉變,在二者之間起到橋樑的作用;通過提供方案、方法和工具,推動政治共識到具體行動的實現;還能夠搭建平台,使社會各界都參與到氣候治理中。

香港中文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課程副教授、大學通識教育部副主任戴沛權以大學通識與地球科學課程為例,提出要讓更多人關心氣候問題,除了科學、技術、政策等客觀層面外,更要涉及信念及價值觀等主觀層面的培育。可以通過將可持續發展教育納入通識教育課程、設立可持續發展體驗學習活動基金、通識教育可持續發展目標獎學金、可持續發展目標論壇系列等方式,讓更多同學對可持續發展產生興趣。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張志華提出了氣候傳播面臨的三大困境,包括氣候傳播中的政治困境,例如與碳排放和碳排放權相關話語的構建;氣候傳播的研究困境,如該領域研究數量少、缺乏科學系統的政治經濟分析、難以進入課堂形成課程體系等,他倡議發展社會主義發展傳播學並進行有政治經濟視野的氣候傳播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副教授趙俊華介紹了其團隊在碳管理、碳計量技術及企業碳數據庫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並表示人工智能在碳數據的採集和碳計量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他提出人工智能可以通過模擬碳-電市場中的交易行為,為政策的制定以及市場趨勢的預測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香港特區政府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鍾芯豫發表專題演講《創新氣候教育:以可持續旅遊重塑人與自然的關係》,她以V’air Hong Kong機構為案例分享了如何通過綠色旅遊和鄉村振興等項目實現以自然體驗出發的環境及氣候啟蒙和充權。

香港天文台前助理台長、香港環護教育基金會董事、著名氣候科普媒體人梁榮武分享了有關氣候教育減碳效應的研究報告,肯定了氣候教育的重要性和成效,探討了提高氣候教育效益的具體舉措。梁榮武還分享了香港的中學氣候變化教育課程與教材的內容與改進方向。他認為,傳媒對於應對氣候危機有很大作用,但也應該警惕虛假資訊的危害。

前《南方周末》環境記者楊凱奇先生發表專題演講《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兩大主題,如何在新聞報道中聯動》,從新聞媒體的角度出發,分享了氣候變化報道的不同類別和生物多樣性報道採訪的方向,他認為生物多樣性與應對氣候變化的關係密不可分,並提出應多關注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協調問題。

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謝曉慧介紹了國際氣候治理的重要協定和組織架構,以及中國社會組織參與國際氣候治理的概況與挑戰,她以萬科公益基金會為例闡述社會組織在推動私營部門參與氣候治理,實施具有氣候適應效益的在地行動,跟進並推動國際氣候領域交流、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努力與貢獻。

來源: 香港文匯網 (https://www.wenweipo.com/a/202309/21/AP650bf6cde4b0fdf8289faa5d.html)